文
高宝宝
卢姗每周最少要开一场直播,有时候是两场。上周五晚上,卢姗做了两场直播,一场是八点到九点,英文的。一场是十点到11点,中文的。直播的前一天我才惊讶地知道,后边那场中文直播的嘉宾,是跟卢姗公司有合作关系的一名艺人。而这名艺人和卢姗的渊源,竟然可以追溯到14年前。那天,我跟读者群里的小伙伴说:我很感慨,真的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关于这个话题,文章后半部分再和大家说,我先来解答大家的一个疑问。有小伙伴私信我:卢姗怎么也开始直播了?难道也顺应潮流当起了网红吗?非也。事情是这样的:卢姗本科在港大学的是英国文学,硕士在伦敦大学学的是教育。可阴差阳错,毕业之后从事的,却是一份跟英国文学、教育完全不相关的工作——金融。说实话,当初她从英国回来,猎头公司找到她,而她也决定尝试一下的时候,我心里是有点不理解,甚至是忐忑的。毕竟,那不是她的专业。我原来想的是,她毕业后回来能投考香港政府公务员,或者去当一名老师。既能学有所用,又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有机会帮助更多人。但是看到她很坚持,所以我就没说什么——挑战一下不同的领域也好,毕竟她自己喜欢才是最重要的。一年多来,卢姗凭借着各方面扎实的基础,以及一贯以来认真的态度边做边学,所以,这份工作做得还算得心应手。而且,她的潜力也得到了非常好的挖掘。这世上没有一份工作是不辛苦的,香港更甚。而且,因为要配合其他同事的时差问题,卢姗要经常熬夜。所以,工作强度之大,可想而知。可没想到的是,还有更大的挑战在等着她。就在卢姗刚刚入职不久,因为市场需求以及工作需要,公司开通了线上直播。又因为一时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所以公司就跟卢姗商量,能否临时客串一下,每周开一场直播。卢姗跟我商量的时候,我们两个都觉得,本来她的日常工作就已经千头万绪,忙碌不堪了,如果再承担起直播的任务,恐怕会顾此失彼。而且,增加的工作不仅仅是那每周的一个小时直播而已,背后的工作量更是巨大的,包括邀请嘉宾、了解嘉宾、准备话题,各种直播前的沟通,等等。所以,一开始卢姗没有答应。但是,公司并没有放弃。而且,最终在他们的锲而不舍之下,卢姗勉强答应先临危受命,客串一下。就这样,卢姗一边做着本职工作,一边兼顾着公司的直播。虽然她更加忙碌了,压力也更大了,但她没有让人失望,她每一项工作都做得非常好。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她也得到了难得的锻炼,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其实,在这半年里,公司从未停止找人,以便把卢姗替换下来。可是,普通话流利的人很多,精通广东话的人也不少,懂金融的人也不缺,有媒体经验的人也一抓一大把,长相还算可以的人也满街都是。可是,把这些东西都集中在一起,就没那么容易了吧?一晃儿半年过去了,当初说好的临时客串一下呢?现在,我来跟大家说说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让我感慨的“人生何处不相逢”。14年前,我们刚来香港定居的时候,卢姗上小学6年级。那一年,她代表学校参加了一个“全港普通话广播主持选拔赛”,主办单位是香港电台。经过了半年的初赛、复赛、决赛、总决赛,卢姗获得了学生组总冠军。总决赛的评委当中有一个张姓男艺人,在香港比较知名,很多人喜欢听他的歌。记得那天,在宣布获奖名单之前,评委老师给参赛选手做点评的时候,张姓艺人给了卢姗很高的评价,并且和香港广播处处长一起,给卢姗颁发了冠军奖杯。当年颁奖的时候,他对卢姗说了一大段话,大多数都很模糊了,但有一句我却记得非常清楚,他说:你是一个特别有主持天赋的女孩,别辜负了自己这么好的条件。期待有一天能在香港电台和你同台!虽然那之后卢姗又得到过很多各种比赛的冠军,但因为那次是她得到的第一个全港冠军,所以留给我们的印象特别深刻。虽然14年过去了,但却历历在目,言犹在耳。那次得奖之后,卢姗就成了香港电台的一名学生主持,而且是香港电台建台以来,第一个有自己栏目的学生主持。但因为她主持的是学生节目,所以在香港电台的那几年,并没有机会和那位张姓艺人合作。高考结束以后,我特别希望卢姗能选择新闻或者传媒专业。因为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很多人,都相信她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主持人。当然,我耳边也偶尔会响起当年比赛时,那位男艺人给卢姗的肯定和评价。但无奈,卢姗志不在此。原本以为卢姗和媒体的缘分就这样擦肩而过了,事实证明,并没有。两个星期前,公司告诉卢姗,公司近期与一名男艺人合作了一个项目,他们打算安排一场中文直播。当同事把资料交给卢姗的时候,她惊呆了。因为,那场直播的嘉宾,竟然是当年给卢姗做评委、颁冠军奖杯的那位张姓艺人。当卢姗把这件事情告诉我的时候,我也惊呆了。我对卢姗说:人生何处不相逢!那天晚上直播的时候,卢姗和14年前给她做评委、并且给她颁冠军奖杯的人,隔着电脑屏幕相谈甚欢。节目快结束的时候,卢姗问他:14年前,在九龙湾会展中心举办了一场“全港广播主持选拔大赛”,您担任了评委和颁奖嘉宾。您还记得吗?那位男艺人想了想说,有印象,但具体情况不太记得了。后来,卢姗又提示她说:总决赛当中,有一个高个子的小女孩最后得了冠军。您对她说,别辜负了自己的天赋,期待着有一天能在香港电台与她同台。您还记得她吗?屏幕那一端顿了一下后脱口而出:是的是的,我想起来了!那个小女孩个子比同伴高出一个头,很瘦,自身条件非常好,反应特别快!卢姗说:当年的那个小女孩,现在就坐在您的对面。这一次,轮到他被惊呆了。14年前,他在那场比赛中给她当评委。她得了冠军,他对他说,期待着有一天能在香港电台与她同台。高考结束的时候,她并没有像很多人期待的那样,学新闻媒体专业,而是选择了与之相去甚远的英国文学与教育。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她将与媒体工作失之交臂的时候,阴错阳差,14年后,她走进了直播间。而他,竟然神奇般地“如约而至”,成了他的嘉宾。一曲情歌满樽酒,人生何处不相逢!
你的转发便是最大支持
作者介绍:高宝宝
15岁写小说,38岁考上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有20年的中文教育经验。
她一手把女儿培养成香港大学一级荣誉学士、世界排名第一的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硕士。毕业仅一年,小姑娘的年薪已达50万。
宝宝姐的亲子教育文章,温暖而有力量,助你在育儿的路上豁然开朗,少走弯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