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上的职场人去哪了?”,这个问题又双叒叕被搬了出来,引发了新一轮的集体焦虑。
起因是某帖子爆料,某互联网大厂的HR在大学招聘时宣传公司平均年龄低、工作氛围年轻阳光,结果被学生反问:
“那你们公司年龄大的都去哪了?”
直接把原本自信满满的HR当场问懵。
五六年前,这种直击心灵的类似提问,曾让所有即将触及35岁“死亡线”的80后心中一惊。
那时,这个话题吸引的还是一群30+的职场人们,在认真回答“去哪了”的问题,顺便互诉苦水。
而现在,一个魔幻又戏剧化的现实是,正在为“35岁职场人去哪”焦虑的,是一群二十出头的毛头小伙。
这届95后在听闻“35岁定律”后恍若大梦初醒,突然拍案而起,惶恐地开始向周边询问——
“他们都老了吗?他们在哪里呀?”
岁的我,在为40岁失业忧愁
创造“35岁危机”名词的人一定没想过,几年后这份危机感会蔓延到20岁人身上。
原本它形容的是35岁左右时,许多人发现自己的工作进入“滞涨期”。
工作热情缺乏、竞争日益激烈、自身健康退化、家庭压力增加等等,让这一年龄段的人开始产生危机感。
原本这种危机感,对年轻人而言十分虚幻。
因为大多数人在20岁时,都不会相信“踏实能干、头脑聪明、为人和善”的自己会落伍,所谓危机感、不过是杞人忧天。
但年华为“劝退34岁以上工程师”的裁员风波,与中兴网信42岁研发负责人跳楼事件。
以及近年来,各大互联网公司招聘中“35岁以下”的年龄要求,似乎开始把“中年”职场人内心的危机感,外化成整个社会需要面对的现实:
“35岁,真的有人被开除了”。
年轻,原本是95后们最为得意的天然资本;公司氛围活泼轻松、平均年龄低,原本是最向往的同龄人职场。
但一句“公司年纪大的都去哪了”的冷漠发问,仿佛突然戳破所信赖的幻想,让大家对“中老年生活”的构想发生了度大转变:
曾经想象的工作与升职:24岁工作,两年升组长、五年升主管、八年升经理、十年升副总、走向辉煌、安度晚年。
因“35岁危机”焦虑后想象的工作:24岁工作,35岁被辞退。
“35岁”逐渐成为了一把悬而不落的铡头刀,许多将要或初入职场的95后都开始畏惧不前、焦躁不已。
“钱还没什么着落,失业倒是提前预定。”
不少人虽然年纪才刚刚触及35岁的大半,但却已经开始真心实意地为前辈们、以及终将走向35的自己打抱不平。
近几年,所有平台都在竭力描绘35危机在中国职场上劈出的残忍沟壑。
行业观察者会告诉你,当下所有人眼中发展最好、前途最光明的互联网公司里,年轻人是“一次性工具”,用完就扔。
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大潮里的小羊羔,最后等待自己的是屠宰场。
一方面,这几年来报道失业中年人的新闻越来越抢眼——“40岁原民企经理失业、转行外卖员”“中年失业后跑网约车赚钱:勉强维持家用”
虽然报道数量不多,但足以让本就对未来迷茫懵懂的年轻人,为残酷事态而脊背发凉。
从而模糊地相信:35岁,就要做好失业的准备。
甚至因此焦虑不已,明明才24岁,却觉得自己没有退路、随时要失业。
另一方面,“93年富婆拥有栋楼,收租月入几十万”,诸如此类“同龄人富豪生活”的新闻,催生了人们对挥霍生活的向往,并进一步强化了对35岁危机的恐惧:
“不行,我35岁时绝对不能那样。”
因此,“35岁之前赚够一辈子开销”的话术突然甚嚣尘上。
即便这一说法在现实生活的语境中又荒诞又不实际,却还是有人在互联网的角落里暗自询问,害怕危机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
02“你想象的35岁,太假了”
知乎上,追问“35+去哪儿”的话题有超六万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