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说说我自己,在民营企业当高管,听起来应该很好跳槽,但实际上非常难。
简历上最引人注目的不是多少年的管理经验,为企业创造了什么价值。
而是35+,未婚未育。
不管是内推boss直接面试,还是猎头推荐,这都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
而且这个问题让我们如何去改变?
告诉boss现在结婚率,生育低有用吗?告诉boss自己单身主义或者丁克有用吗?告诉boss保证几年内不生育有用吗?
很显然,这些话都是没有一点用处的。
我们再来看看其他35+的人的社会现状:
互联网大厂,35岁混不上管理层,就等着被优化。民营企业,直接把年纪限制摆到台上来,招聘里直接委婉的写35以下的优先。
还有出台的房产优惠也有35岁限制:
芜湖对于35岁以下的硕士学历人才给予最高10%的购房补贴。长沙对于35岁以下的硕士购房一次性补贴5万。嘉兴对于35周岁以下的本科生可以用15万的人才房票。35岁还是公务员的硬核门槛,超过35,考公、考编、考教师资格全都不行了
有一句扎心话是:35岁之前是人力资源,35岁之后是人力成本。
照理说呢,35岁也才只有十年左右的工作经验,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为啥在中国就早早的进入了中年危机模式呢?
而35岁以上的员工呢?工资水平高,家庭琐事复杂,上要掏心父母,下要关心小孩,怎么可能像无牵无挂的年轻人那样拼命的卷一心只工作呢!
所以很多老板,只留下一小撮的老员工来培养新人,还让公司的氛围更拼成本更低。
于是,职场上35岁以上的员工在市场上的待遇可谓是困难重重,留给他们的转行路,似乎只剩下了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快递员。
说到底,这还是咱们发展太猛,更迭太快,氛围太卷,就是卷出了全球独一份的35岁危机。
但是别忘了一个数据,就是中国35岁以上的人群有8亿多人,他们还是房贷车贷的主要消费群体,工作机会是越来越少,对消费提振、经济发展乃至是国家前途都是极其不利的一个现象。
所以两会代表委员提出了不少这方面的建议,比如说不把年龄作为招聘红线,放开公务员考试35周岁的限制,建议部分岗位向35岁以上的人群倾斜,给聘任一定比例中高龄劳动者的单位补贴,希望这能开启一个好的时代和风向转变。
至于如今效果如何,大家也都看到了......
毕竟,谁会永远年轻呢?35+是你我都要迟早面临的问题。
那35岁之后到底还能做什么呢?有哪些就业方向呢?
第一类:
如果在体制内,相对比较稳定,就不要想着要出来创业了,踏踏实实干吧,这是最稳的。第一条如果你是体制内的,就相对比较稳定,这不用多解释,继续干就行了。
第二类:
在一家公司或者一个行业,一个职业上扎根很多年,而且这个行业相对来说也比较稳定,公司有一点的规模或者稳定(也就是不会随时有倒闭风险),可以继续深耕。并且通过自己的行业知识做一点副业,来弥补工资无法继续上涨的缺憾。
第三类:
如果你35+前存了一些钱,可以考虑干点小生意,但是这肯定是有风险的,如果你早就想好了,那就提前学习一些做小生意需要的专业知识,营销知识,人脉关系等。然后利用好当下的辅助工具,比如现在很多人喜欢边开店边直播,或者发短视频。只是一个建议,不是说这样一定能成功。
第四类:
如我上面所说,留给35+的人更多的转行路,似乎只剩下了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快递员等工作。为了养家糊口,只有干了。
我目前的情况就是第二类,在我们公司7年了。
虽然工资不能像前些年那样大幅上涨,但是由于工作岗位和公司情况已经很熟悉了。有时间做点副业,不仅限于在知乎上写文章为爱发电......
35+确实有很多困难,不过还是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期待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