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亚飞◇海内外有“两个江门”,“中国第一侨乡”绝非虚传。这是江门独特的优势◇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员,角色不可或缺,“潜力黑马”之誉恰如其分◇当前,江门正通过将自身“侨”优势与大湾区建设紧密结合,千方百计为创业者打造更优政策、更优平台、更优环境,将港澳的发展需求和自身优势结合起来,加强大湾区内部合作发展,为大湾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留下江门符号
江门万达广场夜景(年12月28日摄) 江门,又称五邑,目前有多万五邑籍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分布在全球个国家和地区;巧合的是,江门本身也有多万人,坊间遂有“海内外两个江门”的说法,“中国第一侨乡”由此得名。 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江门最大的特色也是“侨”。 位于广东中南部,东联港珠澳,北接广佛,西通粤西及西南诸省(区),面朝南海,处于粤港澳大湾区联通北部湾和大西南地区承东启西的关键位置,与广佛都市圈、深港经济圈的陆路距离均约在公里,在空间上与广州、深圳构成了粤港澳大湾区“黄金三角地带”,是迎接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回乡的要冲。 上半年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7次提及江门,将其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随后,广东省主要负责同志调研江门,提出江门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的目标定位。 当前,江门正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新使命,将港澳的发展需求和江门“侨”的优势结合起来,加强大湾区内部融合发展,携手打造世界级城市群。24岁香港青年回乡记 《规划纲要》发布后,祖籍江门的香港青年李梓浩回江门的次数明显多了。 在江门读完小学,随之赴香港上初中,常年往返两地,今年24岁的李梓浩两年前在香港中专毕业时,面临着留在香港工作和回到江门创业的选择难题。 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决定回江门创业,方向是智能卫浴,并收购了武汉的一家制造业企业。他将企业研发中心设在“双创园”,因为“不用担心配件生产,园区有配套企业,自己要做的是研发新产品。” “双创园”全称是珠西先进产业优秀人才创业创新园,两个月前刚正式启用,位于江门国家高新区的高新创智城内,是江门创新创业建设的重点项目,旨在打造广东省区域性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和港澳青年创业创新示范平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创新人才。 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说,园区重点培育与江门产业发展规划相适应、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新兴产业相匹配的创业创新项目,重点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消费、数字创意等项目。 李梓浩的智能卫浴项目在其中。“两个月前得知‘双创园’在大力支持港澳青年回乡创业,主要条件是有无为家乡效力的情怀。”曾经担心自身学历不够难以入园的李梓浩,用流利的普通话回忆起当初经历时,语气高昂难掩兴奋。 一个月前提交申请书,半个月前经过了二次评审,11月中旬就可以入驻了。除了零租金和拎包入驻的优质办公场地外,园区还为港澳青年创业打造全链条创业服务体系,配备创业导师,吸引不少大中型企业前来考察。资金流、知识流、技术流、人才流和信息流要素集聚,园区创业服务生态圈渐成,搭建起李梓浩和大中型企业联系的桥梁。 “园区对港澳青年很有吸引力。现在国家 曾经,李梓浩的两个江门籍香港朋友也考虑回乡,但有一系列担心:担心没地方住,担心李梓浩的创业是纸上谈兵。如今感染于李梓浩的“灯塔效应”,已归心萌动。 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介绍,自9月19日开园以来,园区已引入港澳公司(项目)4个,另外还有3个项目正在审批。这4个港澳创业项目共有港澳籍高学历青年8人,创下多个第一。 其中,“体感单轮冲浪板”项目研发了世界上第一款体感单轮冲浪板,拥有五项发明专利,获得超过1亿元订单合同,被香港贸易发展局评为香港十大创业公司之一,还荣获香港ICTAwards铜奖。 为商用厨房提供整体智能解决方案的江门维智德智能商用厨房设备有限公司,有望改变国内商用厨房设备长久以来“小散乱”的格局,打破该领域国际供应商的垄断地位。湾区合作重塑产业分工 和李梓浩一样,马振富也祖籍江门,只是当前角色不同,马振富为像李梓浩一样的创业者服务。 年,马振富受江门市政府邀请,出任珠西创谷(江门)科技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西创谷)行政总裁。任命一个香港人出任总裁,在江门市相关负责人看来,出于两方面考量:其一,直白表达江门吸引港澳同胞回乡创业的诚意;其二,马振富本身经历足够契合。 马振富最初在英国、澳大利亚从事资讯科技等工作,后赴香港协助港府做科技转移工作,并参与了香港科技园的规划、筹建,建成后一直从事园区运营工作,直至年。 甫到江门,马振富就为珠西创谷组建了服务创业导师团队,为港澳企业提供包括协助成立公司、税务咨询、协助招聘员工、居住介绍、创业导师指导、商业运作模式咨询、市场推广、技术产业化等在内的一项项保姆式服务。“这是一般孵化园区没有的。”马振富说。 马振富团队在园区建立科技转移中心,积极与国内外大学及科研机构如香港理工大学等展开合作,将科研技术转移到园区,帮助园区企业加快产品化,进入市场。去年,马振富主导珠西创谷与江门本地的行业协会举行了数十场产业技术配对会。 江门是传统的工业城市,制造业门类比较齐全,但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这为来自港澳的双创团队技术产业化提供了机遇。“比如专攻新材料研究的港澳双创团队,在江门的制衣行业就有用武之地;研发智能化系统的团队,和本地的小家电产业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马振富说。不少港澳创业者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将研发部门搬到江门,希望与当地传统制造业更深入合作。 年,珠西创谷计划设立香港理工大学超精密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门分点,协助园区企业技术提升,并将新技术产业化。 截至去年底,园区企业产值达1.24亿元,同比增长26.5%;企业实际缴纳税金超过万元;创造就业人数人,同比增长62.3%。 目前,在江门缴纳社保的港澳居民人数约人,创业并担任法人的港澳居民约人。年以来,全市发放各项就业创业补贴多万元,惠及3万多人。 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定位各异,城市分工不一。江门将发挥独特的“侨”优势。 香港多万常住居民中五邑籍乡亲约万,澳门50多万中则有20万。在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的侨胞中,江门籍也不在少数。“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把这些侨胞及所创企业请回来。为港澳双创团队、企业构建一个在香港、深圳研发,在江门产业化的三角格局。”马振富说。 下一步,江门市商务局负责人透露,江门将深度挖掘和科学利用侨乡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和广泛发动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华侨华人社团、境外协会商会和19个江门境外商务交流处等个人、团体或机构,使其成为江门面向全球招商引资的“信息源”“线索库”“人脉链”。营商环境“三通”港澳 维智德公司联合创始人朱晓,几个月前和香港搭档成立了现在的公司。他曾在深圳工作多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被猎头挖到江门,在一家公司做了五年的总经理,现在全家都搬到江门了。“江门的投资环境不错,能为企业创造优良的营商环境,营造公平竞争氛围。”朱晓说。 走访国内外诸多大中城市,对于江门的优势,马振富有自己的思考。他说,江门最大的优势在于政府的开明态度及服务。于企业和人才而言,并非最看重经济上的补贴,政府一心一意地提供优质服务,把诚信付诸行动,想方设法创造一个更好的营商环境,才是心头之需。 4月召开的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对江门进一步做好营商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规则相互衔接上下功夫,多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更好推动规则、制度、机制联通、贯通、融通; 对于城市管理、营商环境等港澳领先、可以复制的部分,可以采用“拿来主义”、为我所用,实现规则“联通”; 对于部分港澳领先,但难以复制的,比如投资贸易规则方面,要通过学习借鉴港澳的理念、做法,加快构建与之接轨的制度规则体系,学会贯通。 对于其他由于管理方式不同形成的规则差异,比如口岸通关、科研经费、执业(职业)资格认证等方面,要在平等协商基础上,通过体制机制的“融通”,加强规则衔接。 其后,江门市出台《江门市实施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财政补贴暂行办法》,这是省内第二个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地的城市。 几乎与其同时出台的《江门市关于加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离岸智能办税、下放外资登记权限至县、社保卡“即办即取”、取消港澳就业证、二十八证合一、“一天办企”等改革措施。“海外江门”的精神归处 比起江港两地若火旺盛的经贸流通,李梓浩和朋友更关心的是文化相融、人心相通。 《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在此背景下,江门市与广东省侨务办公室、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港澳事务办公室、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将于11月13日至15日,联合主办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暨粤港澳青年文化创意发展大会。 江门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大会将以“固根、筑魂、圆梦”为主线,围绕“汇聚华侨华人力量共建美丽人文湾区”主题,邀请海内外华侨华人和青年代表等0多人参加。 主活动包括开幕式、“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交流(江门)国际研讨会暨国际手工艺展、粤港澳青年文化创意暨人才创业创新分享会、文旅中国(江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论坛、分组考察活动、主题文艺晚会。 此外大会还整合了江门现有的中国侨都(江门)华侨华人嘉年华、“少年中国说”等华侨华人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合多为一,聚形成神。 江门市相关负责人对本刊记者说,《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这是赋予江门市的新使命,是江门市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江门将发挥侨乡优势、区位优势,增强主动融入大湾区建设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奋力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刊于《瞭望》年第45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