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猜测还是成真了。
年底,房地产圈出现一波离职高潮。彼时,就有业内人士猜测,离职潮在年还会有一波。
据财经新地产不完全统计,年上半年有近位高管发生职务变动。除去年多种因素叠加导致高管职务变动较大外,今年上半年房地产高管职务变动数量依旧不低。
明星职业经理人职务变动一直是热门事件,今年上半年也不例外。实地集团总裁刘森锋、中梁控股联席总裁李和栗、凯德集团总裁兼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罗臻毓等人都选择开启职业新征程。
相较于明星高管离职自带吸睛效应,今年上半年,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的集体性人事职务变动较为集中,颇具代表性,而这些变动多数是因为企业架构调整引发。
在疫情冲击、融资收紧、拿地政策生变等因素叠加下,多家房企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向人力市场传递的信息更像是一组破解行业变局的密码。
组织架构调整接力赛
今年以来,房地产企业组织架构调整步入高峰期。
据财经新地产不完全统计,自今年1月初,世茂集团率先传出组织架构调整以来,之后的每个月都有房企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总数量至少达到14家。这其中既有世茂、华润、万科等前10强房企,也有龙湖、奥园、祥生、荣盛等大中型房企(详见“年上半年房企组织架构调整一览表”)的身影。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截至年7月9日不完全统计)
通常,岁末年初是企业制定新一轮发展战略的集中时段,随之而来也是人事职务变动的高峰期。“年房企组织架构调整一览表”显示,在今年进行组织架构调整的16家房企中,有6家变动发生在1月份。
从调整内容来看,今年房企的组织架构调整主要围绕总部精简、区域优化、多元化业务条线调整三方面展开。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楼市限价、“三道红线”及“两集中供地”政策的出台,“带领”房企走向规模和利润增长双低时代,是导致今年众多企业进行组织架构调整的原因之一。
“企业自身发展进入瓶颈期;企业布局的某些区域成为重点发展区域等因素亦是导致房企进行组织架构调整的原因。”中原地产分析师卢文曦补充道。
在今年这轮组织架构调整中,因区域架构调整带来的人事变动又最为显著。
年5月,中南置业因区域架构调整带来至少60人的岗位变动。具体看来,总公司将原来的10家区域公司合并成5家,并新成立北方区域公司。6大区域的建成直接在区域层面带来12起核心人事职位变动,加上各区域的部门负责人职位变动,中南置业此次架构调整至少带来60人的岗位变动。
“特别是‘两集中供地’对土地市场的影响比较大,这牵涉到一家企业未来几年的发展,所以,部分企业(区域公司过多的房企)必须对区域架构进行调整。”卢文曦分析道。
可研智库进一步指出,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设立过多的区域公司不仅造成人员冗余的问题,也会为企业管理带来不便,根据企业管理半径、区域公司项目、现金流情况及时对区域公司进行合并,能够帮助企业降费增效。
世茂集团的调整就更偏向于降费增效,在9大区缩减为7大区的过程中,山东、华中两个区域虽被合并,但依然保留了整体团队,意在加强区域间的竞争力。
与世茂集团缩减区域布局不同,荣盛发展则是在扩大区域布局,新设大湾区特区。
此外,正荣地产将营销中心从总部剥离出来,单独成立营销公司,花样年则设立高端销售部。从上述企业布局区域以及新增部门名字不难看出,发力营销业务将是上述房企新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位高也高危年轻化趋势渐显
房企一、二把手的职位变动高发,是今年上半年另一大人事变动特点。
据财经新地产不完全统计,在年上半年房企高管离职名单中,有超过40位董事长、总裁、非执行董事级别的高管发生职务变动。行业发展进入转型期,业绩考核压力大或是造成这轮高管职务生变的主要原因。
在万科供职10年、世茂供职8年的陆术东,于今年1月中旬,出于身体和个人的原因选择告别世茂山东地区董事长一职。他在告别信中对后继者提醒道:“年,我们面临市场问题、发展问题、考核问题。房地产面临深刻转型,未来的道路难走是肯定的。”
有人隐退,更有房企老板主动通过人事变动稳固公司发展。
从事猎头工作的关雄(化名)告诉财经新地产,在行业处于高增长时代,高管们虽身负业绩压力,但基本都能完成业绩考核,有些还会超额完成。但在政策趋严,行业告别高增长的时代,企业高管的业绩压力高于往年,有些当年借势(行业高增长的整体市场环境)做出成绩的高管可能不适应当下节奏。而面对业绩压力不同往年,企业一把手们也会对高管有更严苛的要求,若判断高管能力与职位不再匹配将提前准备候选人。
克而瑞数据显示,年房企业绩完成目标超%的房企数量不及年,仅占提出全年业绩目标房企的27%,创近5年新低。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为公司发展甚至不啻重金聘请职业经理人,算得上前几年业内的一种风潮,但从最后结果来看,这些‘空降兵’往往难以解决企业本身既存的一些问题,出现‘水土不服’。因此在业绩压力下,外聘职业经理人的风潮有式微倾向。”
相应地,今年房企一把手对企业内生人才更加珍惜。与外聘职业经理人相比,通过公司内部提拔,可以节省高管适应岗位和公司文化的时间。
今年上半年,新城控股王晓松在换届选举中就卸任总裁之位,联席总裁梁志诚正式接任。
资料显示,梁志诚曾在新城苏州公司、无锡公司、上海公司担任过总经理助理、总经理、助理总裁、副总裁等职务,是一位在新城控股工作多年的老员工。
相比于新城选择年出生梁志诚担任公司总裁,金科任命的高管更年轻化。今年,金科任命周达担任公司董事长、杨程钧担任公司总裁。两人年龄都是“不惑之年”,其中周达今年刚满40岁,但两人都是在公司工作十年以上的“老人”。
值得注意的是,金科的大胆任命并非个例。现任中国奥园集团执行董事、联席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陈志斌、以及正荣地产执行董事兼董事会副主席刘伟亮亦是80后;中梁地产在对公司6大区负责人任命中,只有浙江大区总裁魏光州是70后,其他区域总裁均为80后。
在企业的高层人事任命中80后还算是“年轻人”,但对于一些中层岗位80年-85年年龄段人群已经成为企业用人的年龄上限。主要负责企业中层人事招聘的猎头任科(化名)告诉财经新地产,现在他们在招项目总的时候,招聘年龄最高只能接受年出生的求职者。“除非极个别优秀者。”他略显遗憾地说道。
而提拔内生化年轻员工的企业用人偏好,现在更集中在住宅业务。财经新地产注意到,在商业板块,明星职业经理人依然受追捧。沈嘉颖便于今年离开弘阳商业到星盛商业任职、凯德集团的袁嘉骅则到招商商管任职、中南商业的韩石到旭辉商业任职。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由于商业地产涉及商业招商与运营、资产管理等环节,比出售型住宅物业复杂许多,需要既懂商业又懂地产的复合型人才来操作,所以,商业领域的职业经理人依然是预备发力商业地产的房企首选。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房企科技板块、产品板块等专业技能更强的岗位上。龙湖地产重庆地产产品副总李明即在今年加盟卓越集团任产品中心总经理一职。
人事变动被低估的连锁反应
从去年开始,房企高管人事变动数量高于往年。拥有着多年猎头经验的关雄则认为,今年的房地产人才市场整体表现尚在意料之中。“从房企的招聘诉求、求职者数量等方面看,今年的表现都属正常。”
然而,房地产行业近一年多较为高频发生的人事职务变动,还是让业内人士感受到担忧。
柏文喜指出,过于高频的人事变动让企业正在执行中的战略规划难以有效贯彻,运营失去稳健性,进而影响到企业形象和资源获取效果,以及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
今年4月,新力地产CFO钟坚离职。其实,自去年9月陈凯一并辞去新力地产执行董事、联席董事长及行政总裁职务后,公司后续发生了多起人事变动。同年10月,刘翔加盟新力地产担任常务副总裁,负责大运营、人力、品牌;同月公司区域负责人也发生改变,营销和战略等板块则由张园林直管;今年3月,施春琳又入职新力地产,担任营销管理中心总经理。而回首当初,随着去年3月陈凯入职新力后,他曾一度也吸引了汤义龙、赵洵、徐春等悍将加盟新力负责人力、营销、区域业务等。一系列的人事变动势必让新力地产耗费精力重新调整与适应。
高管离职引发的连锁反应需要警惕。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年上市的正荣地产在上市一个月后,公司行政总裁林朝阳、原公司行政副总裁肖春和,被调任并退出地产板块业务;随后原公司财务总监兼联席公司秘术谈铭恒离职。此后一年多时间,公司陆续又有多位高管离职。
发生多起重要人事变动后,正荣公司年的营业收入为.53亿元,同比增长32.3%,年的营收增速降到23.08%为.56亿元;公司的净利润也从年的21.21亿元,同比增速达到50.53%;而年净利润达到25.06亿元,同比增速下降超30个百分点为18.19%。
随着房地产行业环境发生变化,企业选择人才的思路正在发生变化。而通过重新排列组合而演绎出的新人事密码,能否真正帮助房企适应新的行业周期变化仍有待观察。(新地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