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引入人才上,企业花了很多工夫,现实却让人泄气:
要么望眼欲穿也遇不到一份理想的简历;要么简历有了,但面试中却发现不是企业想要的人;要么面试通过,三个月后却发现,并不是当初面试官“看到”的散发着光芒的人才。
为什么总是遇不到“理想中”的他?以下三个原因值得注意:
常识君
有话说
作者:李祖滨陈媛孙克华
来源:管理的常识(ID:Guanlidechangshi)摘编自《人才画像:让招聘准确率倍增》,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01
原因一
选择面太窄
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首先要思考的是,企业是否与潜在的应聘者之间构建起了畅通的接触通道,这涉及多个方面:
招聘渠道是否全面、有效;
雇主品牌与潜在应聘者之间能否产生价值共鸣;
在薪酬水平、员工职业发展及企业文化等方面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
在招聘的投入上是否有的放矢。
在实践中,企业往往会由于在这些方面做得不到位,从而缺少与潜在应聘者的接触机会。
1.招聘渠道单一
很多企业抱怨人才的稀缺,而其招聘渠道,多数是老三样:招聘会、招聘网站与猎头公司。
真正优秀的人才,多数都属于“被动求职者”。他们拿着不菲的薪酬,做着有挑战性的工作,在现有工作岗位上相对稳定。企业通过常规招聘渠道根本就接触不到这类人才。
拓展新兴渠道,主动出击,扩大与潜在应聘者的接触面,是企业面临的人才招聘课题。
其中,最容易被忽视也最有效的招聘渠道,莫过于内部推荐。
很多优秀企业,尤其是互联网公司,都利用“内部推荐”网罗优秀人才。谷歌与腾讯内推比例甚至超过50%,也就是说,每两个员工就有一个来自内部推荐。
内部推荐的优势在于,可以激发企业全体员工参与招聘,提高招聘效率。相比于其他方式,内部员工或其他了解企业情况的人员推荐的人才匹配度更高。
企业在奖励内部推荐时,需注意构建强有力的内推文化,制定人性化的奖励政策,及时反馈人才引入效果,并善于使用新兴的传播渠道,充分利用网络力量,这是企业做好人才渠道的关键。
2.忽视雇主品牌
越来越多的潜在应聘者,尤其是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才,在求职理念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简单地找“工作”转变为寻找“优秀的雇主”。
他们不是简单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