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于一次面试,某产品总监让分析内容服务产品从0到1应该如何做,抓用户,还是抓创作者,推荐使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模型去思考。面试后仔细思考了这个问题,得出了一个简易分析模型,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希望留言区可以交流完善。一个内容、服务或商品匹配型产品从0到1应该如何做?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观察那些已经成功的同类产品面早期是如何做的,如初期的淘宝先做卖家还是先做买家,滴滴是先做司机还是先做乘客,直播平台是先做主播还是先做观众。
准备跳槽,求内推,求内推,求内推~有好机会帮忙推荐一发~
一、模型概述
笔者认为,使用鸡和蛋的模型去分析产品的从0到1并不是很适合,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本身就是一个无解模型,不利于发现问题的本质,笔者的模型是在梁宁老师草、羊、狼模型的基础上拓展思考而得,模型主要包含四个元素:地,草,羊,狼,下面我们分别描述这四个元素所代表的含义。
1、模型元素解读
地对应到产品从0到1的立项分析上,土地是指团队的基础能力、资源结构、所处市场环境、市场竞品发展情况等。
草对应到产品从0到1的分析中,草是指用户消费的内容、服务或产品。
羊对应到产品从0到1的分析中,羊是指内容、服务和产品的消费者--用户,羊也分很多种,其中头羊很重要,头羊是指我们现在常说的意见领袖KOL。
狼狼是指广告主,品牌商,电商平台等,平台可以通过CPC、CPA、CPM等广告形式赚取收入,或使用游戏分成模式。
案例1--淘宝和亚马逊:早期淘宝和亚马逊都是先抓卖家,丰富sku(图书是早期电商最理想的商品,类目明确,数量大,几乎无售后问题),然后再去做用户方向的推广。先种草,后引羊。案例2--滴滴出行:滴滴从出租车在线预约业务起家,早期也是先和出租车公司合作,甚至付费扮演假用户,培养出租车司机使用滴滴的习惯,也是现抓服务提供方,后抓用户。先种草,后引羊。案例3--京东:中关村电脑城起家,根据自身能力模型,先做3C类B2C自营电商,也是先做卖家,丰富SKU,初期自营,后期平台化引入第三方。同样是先种草,后引羊的逻辑。
下面我们以内容服务产品为例,分析一下应该如何分析地,草,羊,狼。
2、关于地的分析-资源、时间、场景分析
不同的团队资源结构不同,设计产品所处时间节点不同,市场环境不同,竞品情况不同,所以在讨论先找用户还是先找创作者之前,要根据团队情况,基于团队现有能力和资源,设定预期目标用户和市场,同时分析目标用户在现有平台中的哪些诉求被压抑了,哪些痛点没被满足,哪些痒点没被发现,哪些爽点没被创造,通过精益创业的方式快速与用户交互,做出最小可交互产品(MVP),通过数据观测和用户回访,判断前期的分析是否准确,误差在哪里,进而调整策略。这个过程中可以用到的工具是SWOT分析。
3、关于羊的分析-目标用户分析
从0到1做产品需要先通过用户访谈,焦点小组,产品洞察来初步做出用户画像,并锁定用户核心需求,根据核心需求快速完成MVP,小范围测试观察数据,持续优化交付内容,细化用户画像和行为画像。这个过程中可以使用的工具有头脑风暴,用户画像,用户使用地图,服务地图,基于数据的定性画像分析,定量行为分析等。
4、关于草的分析-内容及创作者分析
用户使用产品是因为产品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内容,而可以提供什么样的内容由平台引导决定的,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创作者,如何引导创作进行内容创作,如何激励创作持续创作,这些都是产品设计初期需要思考清楚的问题。从0到1做一个内容服务产品,找到优质的目标用户可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