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将至,各大企业都在思考,新的一年公司战略将如何调整,人力资源规划将如何进行。我的一位朋友最近接到集团公司指示,明年各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新增了一项任务:控制人力成本,做厚人力资产。
控制人力成本很好理解,毕竟现在外部经济环境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每家企业都在高喊“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人力成本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属于费用大头,自然需要重点控制一下。但后半句,做厚人力资产,是什么意思呢?既要控制人力成本,又要做厚人力资产,两者不是矛盾的吗?
01
先区分清楚资产与费用
有些财务上的操作非常有趣,比如同样都是花钱,都是占用企业资金,有的只能计入“费用”,比如我们花了一千块钱,租了五台办公电脑,这就属于办公费用;企业人力上的支出,通常也算作费用,计入成本;有的却能列为“资产”,比如同样是花一千块钱,我们买了一台旧电脑,虽然破破烂烂谁用谁嫌弃,但它却被计入流动资产。
都是花钱,为啥有的称为资产,有的只能算作费用?到底是哪些特别之处决定了它们的性质?我们怎样才能区分出哪些是费用,哪些是资产呢?如果想把人力费用变力资产,HR需要怎么操作呢?
●首先要看“所有者权益”
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资产通常能保证所有者权益不变,甚至可能增加。比如租用办公电脑,花钱获得了使用权,但是存在使用期限,一个月后,这项权利将不复存在,这就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购买办公电脑则不同,即便配置不够精良,但是可以长期使用,二手电脑至少也能半价出售,所有者权益基本能够保持不变。
●其次要看“收益期间”
费用通常只能带来短期收益,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花钱,目标实现了,收益就兑现了,而资产往往能够带来长期收益。租用电脑,收益期间通常按月计算,付一个月的钱,才能有一个月的使用权;购买电脑,收益期间在理论上可以无限延长,可随时使用,随时转卖。
弄清楚了费用与资产的区别之后,我们再来看人力资源方面有哪些支出。
以招聘这个花钱大头为例,当前的主流招聘方式就是开通招聘网站账号,花钱购买简历资源。那么这种模式下的招聘开支,应该计入资产还是费用呢?
从所有者权益角度来看,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花钱买的不是简历本身,而是最终有人能够入职,能够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购买份简历,能够有多少人入职?入职之后,他们能够创造多大价值?这些都要画个问号。如果想把这份简历在市场上转手倒卖,这就构成了违法行为。所以,这部分招聘支出无法直接保证所有者权益不变,就算想要间接保证,也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从收益期间来看,这些简历能否带来长期收益呢?实际上往往很难,因为简历都有时效性。简历能反映两种情况,一是说明某人当前正在寻找工作机会,二是反映此人目前的基本状况,这些信息可能一年甚至三五个月之后就会全部失效,仅有一个联系方式可查询,但还不一定能取得联系。
所以,基于以上两个特征我们可以判断,招聘支出对于多数企业来说,属于费用,计入成本。
但是也有例外。对于那些猎头、劳务派遣公司、外包公司来说,花钱买的简历可以计入资产。一方面,这些机构开展业务需要大量积累简历,简历越多,交付成功率越大,因此简历数量能够成为核心优势;另一方面,一位求职者资源能够长期使用,反复给他介绍新的工作机会,尤其是那些流动性大的岗位和群体,因此简历资源对于此类公司来说可以看作资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