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猎头公司 >> 猎头公司介绍 >> 正文 >> 正文

好leader管理学大师拉姆查兰

来源:猎头公司 时间:2023/2/11

「充电」是创业邦推出的干货类栏目,以分享优秀书籍、电影、商业史、管理理论、精彩演讲为主题,帮你找到海量信息里最具价值的思想与内容。

文丨靳丹

编辑丨Dexter

领导力是一项稀缺资源。

大多数人,甚至很难用三言两语说清楚“领导力”到底是什么。领导力是什么?有多少领导力才足够当leader?该怎么提升领导力?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杨壮认为:“领导力是职场人自身所渗透出的气质,而领导则是外界赋予的权利,当下中国职场人都面临着建立领导力的难题。”

今天我们介绍的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领导力领域的入门书,基础又很实用。

这本书叫做《领导梯队:全面打造领导力驱动型公司》,作者拉姆·查兰是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询大师、畅销书作家,被誉为“当代德鲁克”,在过去35年中,他为全球企业及其领导人提供常年的管理咨询服务,其中包括通用电气GE、美洲银行、杜邦、诺华制药等等。

什么是领导力?这本书给出了一个模型,可以帮你非常形象地认识领导力,并检查自己和公司其他人的领导力。

这本书的内容主要有4个部分:领导梯队模型是什么;领导者晋升后,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转型;领导梯队模型的作用有哪些;使用领导梯队模型,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6个领导力阶段

先说第一个部分,领导梯队模型是什么?

基于GE的百年实践,拉姆·查兰把领导梯队分成了6个阶段——在大公司,一个普通员工的成长路径为:一线员工、主管、部门总监、事业部副总经理、事业部总经理、集团高管、首席执行官6个阶段,这涵盖了职场人发展的完整路径。

为什么这么划分?其依据是岗位对人的要求不同,员工需要管理和负责的东西不同。

我们挨个儿来看一下。从一线员工到主管,是领导力晋升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员工的技能,需要从管理自我,转变为管理他人。管理者对原有工作方式进行第一次调整,从自己做事,转变为带队伍做事。很多人在这一个阶段,需要1年的时间才能转换顺畅。

第二步,从主管到总监,听起来好像是自然而然就可以跨过去的,其实大错特错。这一阶段跟第一个阶段最大的不同是,从这个阶段起,管理者需要做纯粹的管理工作了。

第三步,从总监到事业部副总经理,听起来又是非常相似,实际上,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这个阶段,一,管理者需要管理自身专业以外的工作,二,需要兼顾多个部门的需求和利益,三,需要学会向下跨两个层级进行沟通。

第四步,从事业部副总经理到事业部总经理,这又是一个巨大的职业挑战。在这个岗位,管理者需要全权负责一个业务单元,将不再是从部门的角度评估计划和建议方案,而是从盈利和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评估。注意,这个时候,管理者需要兼顾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取得恰当的平衡。

第五步,从事业部总经理到集团高管,这个阶段,分担CEO的职责,对管理者的要求已经非常接近CEO的要求,一些小公司,就没有这个发展阶段,CEO承担了公司全部的管理职责。

第六步,从集团高管到CEO,经过了前边几步的成长,管理者的管理技能已经成熟,这个阶段对管理者的要求主要是在经营理念上,必须具备重视外部关系的视角,必须是一位有着远大抱负的思想者,同时善于建立公司的运营机制。

每一次的领导角色转换,都并非易事。拉姆·查兰认为,领导梯队不是一根笔直的管道,而是有六道90度拐弯的弯道。在每一个拐弯处,都应该减速、思考、学习、进步。

3个方面的转型

现在我们了解了领导梯队的6个阶段,也初步认识了6个发展阶段的岗位要求。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面临领导力转换时,管理者需要面临哪些具体要求。

拉姆·查兰认为,领导者的每一次晋升,都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转型:领导技能、时间管理,和工作理念。

为什么是这三个方面?

领导技能,指的是管理者胜任新职务所需要的新能力;时间管理,指的是管理者需要重新配置时间资源,决定如何高效工作;工作理念,指的是管理者需要更新工作理念和价值观,让工作聚焦重点。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领导技能、时间管理、工作理念这3个方面的要求,在不同的领导力阶段转化中,分别是怎么样递进的。

管理者的领导技能,总的来说有这么几项:制订计划、工作设计、人员选拔、授权、绩效监督、教练辅导与反馈、绩效评估、奖励与激励、沟通与营造工作氛围、为部门发展建立上下左右的良好关系、获取资源。

在上述这些技能中,初阶管理人员——主管,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主要有三:一是界定和布置工作,二是提高下属的胜任能力,三是建立人际关系。

一个部门总监应该做什么呢?

他需要选拔和培养有能力的一线经理,让一线经理对管理工作负责,在各部门配置各种资源,有效协调部门工作。这4种领导技能,对于总监岗位至关重要。

要成为一名成熟的事业部副总经理,最重要的领导技能是要有战略思维、胸怀全局。

而到了事业部总经理,则要学会一个叫做“协同三角形模型”的工具,从战略方向、人员能力、组织能力三个方面着手,制订工作计划和行动,处理复杂性的工作。

集团高管和CEO,在领导技能方面,面临着5个挑战,一是平衡短期和长期利益;二是设定公司的发展方向;三是培育公司的软实力;四是执行到位;五是管理全球化背景下的公司。

我们再接着来看一下时间管理。

一般认为,管理者80%的时间,都用在跟沟通相关的事情上,最成功的集团高管,把50%甚至更多的时间花在教练辅导和培养人才方面。

时间分配是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例如,乔布斯几乎每一个周一的上午都是和研发部门的人在一起开会。

时间管理对于普通员工而言,包括按时上下班遵守考勤和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两个方面。对于管理者而言,时间管理的范畴会被无限放大。包括年度时间计划、为团队工作设定时间方面的有限次序、与下属沟通的专门时间、与其他部门(以及供应商和客户)沟通的时间等。

这对于初任管理岗位的主管来说,尤其会不适应,因为他们习惯与把时间用在“做事情”上,而不愿意花时间与人沟通,这将导致由于缺乏充分的信息而作出草率的工作布置。

随着领导层级的提高,倾听将成为成熟领导者的特征之一,领导者需要在倾听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减少在一般性事务上所花费的时间。

我们再来看一下工作理念方面的转变。

在业界,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管理是什么?管理就是从其他人身上拿结果。而领导力就是通过他人去完成任务的学问。

这两句话生动地解释了管理者工作理念转变的两个基本要素:一是间接拿结果,通过他人完成任务;二是间接成功,通过下属的成功来成功。

在6个领导力阶段中,需要特别提一下CEO。管理者成为CEO后,需要面临工作理念上的重大转变。

第一,CEO一方面要为实现长期目标沉得住气,另一方面,要为追逐每个季度的业绩而尽心竭力,在长期与短期之间寻找平衡点,并有效地执行,这是首席执行官成功的关键。

第二,CEO要学会如何听取董事会的意见。这对于习惯于自己掌控业务局面的人来说,是一个挑战。

第三,优秀的CEO要善于向各种各样的人提出问题,并听取他们的意见。

领导梯队模型的作用

在之前的介绍中,我们提到过,管理梯队模型的一大亮点就是“实用”。那么,它到底怎么个实用法呢?我们从个人和公司两个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对个人而言,我们经常会听到职场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我想晋升的话,我应该怎么做?如果我好不容易得到了晋升,我如何把手里的工作做好?在我得到晋升后,我该如何帮助我的下属?

领导梯队模型对这3个问题,分别做了回答。

如果你想晋升,你应该怎么做?根据领导梯队模型,你要确立自己所在的位置,明确下一步的目标,了解下一个阶段需要怎样的能力,提前蓄力。

如果你得到了晋升,你如何把手里的工作做好?领导梯队模型明确指明了每个阶段需要哪些能力。对照这套工具,可以消除自己的思维盲区,逐步成为一个成熟的管理者。

在你得到晋升后,你该如何帮助你的下属?干预是解决领导力发展障碍的必要措施。上司需要采取某种程度的行动,加速初任经理的转型,包括教练辅导与反馈,组织下属相互交流领导技能,组织会议、读书、旅行来解决下属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没有准备好或者从本质上不具备领导潜质的人进行工作调整。

对公司而言,领导梯队的作用有三。

第一,公司可以对照领导梯队模型,检查自己的领导梯队建设是否合理。在人才的培养中,是否感觉无从下手?是否人岗不匹配?是否领导职位过多而领导力不足?拉姆·查兰认为,也许领导梯队模型最大的价值就是它提供了一种框架,企业可以基于这个框架建立新的组织结构,也可以以这个框架为指导对既定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

第二,实行继任计划,充实领导梯队。有很多企业经常会遭遇人才危机,只好求助猎头公司,寻找“空降兵”。而在GE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有9位CEO都是自己内部培养出来的,甚至可以说,领导梯队建设是这家曾经的世界最受尊敬企业基业长青的全部秘密。

当认识到领导梯队的重要性之后,还有5个专门的步骤来促进继任计划的实施。

第一步,调整领导梯队模型以适应组织的继任需求;第二步,用适合自己公司的话语阐释绩效和潜能标准;第三步,在组织内公示和讨论这些标准;第四步,用潜能-绩效组合矩阵评估继任候选人;第五步,经常认真审核整个领导梯队的继任计划和实施进展。

需要注意的3个问题

拉姆查兰指出,使用领导梯队模型,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也就是说,在实际的领导梯队模型运营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坑。

第一个坑,叫做“处理低层级的事情”。也就是CEO干总经理的活儿,总经理干总监的活儿,总监干主管的活儿,主管干基层员工的活儿,基层员工只好干CEO的活儿,说“我们公司的管理和战略有问题”。

这个问题非常频发,刚刚得到晋升的管理者,往往会延续上一个层级的形事方式,一方面,忽略了更应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