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在应聘时有一定的优势,不过有时候经历了多年的校园生活,思维可能有所局限。
特别是在我们的培养理念中,经常会教导学生先努力,再谈回报。很多能力普通的同学,或者是没有多少经验的应届生,在出去应聘时不敢对薪资待遇有所要求。
或者有些毕业生问及工资情况,面试官就会以各种理由搪塞,甚至告诉同学们应该先想想自己能为公司提供什么,再谈待遇。
其实,这是一种误导。那些非常正规的公司,往往对薪资结构有着比较明确的规定,大学生应聘的普遍是基层的岗位,谈不上“猎头挖人”,待遇更该明确。
面试时薪资含糊不清的公司,入职后暴露更多问题
大学生在决定入职之前,非常有必要了解真实的工资情况。根据很多过来人的经验,越是正规的公司,越不介意毕业生谈工资。
双方互相了解,互相选择也是负责任的表现,只有经过认真考虑后入职,才能更好的保证员工的忠诚度。有网友分享出自己的经历,发现了规律。
而那些面试时一被问及待遇,HR说话就含糊不清的情况,往往代表着待遇可能不是很理想。这类岗位多半把底薪定的非常低,然后告诉毕业生工资中绩效占比较大的部分。
实际上,大多数普通员工可能很难拿到较高的业绩提成。但是签约时这部分并不会写在纸上,即使毕业生想要“讨要说法”,也不现实。
而且倘若这个基本的问题都不能有保障的话,大学生进入工作以后可能会发现更多的问题。比如,同事之间竞争模式不够公平。
同时招来的毕业生,做着相同的岗位,因为分配到不同的上司,得到的待遇却不一样。有人因为上司能力强、地位高,很快转正。有人明明更勤奋,迟迟停留在实习期的待遇。
加班现象频繁,但相应的回报无法落实。这类单位往往对用人成本斤斤计较,会以各种理由将延长工作时间合理化。而且非常擅长单方面要求毕业生有“团队精神”。
好像只要你拒绝,就代表着缺乏责任心,耽误了整个团队的进度。哪怕毕业生勉强接受,可一谈加班费,又被指责。好在越来越多人早已看清其中的套路。
还有老员工离职率高的现象,如果大学生上岗没多久,发现这里留不住人。足以说明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问题。
如果想考虑长期坚持的同学,不能只看眼下的情况,最好留心那些入职时间略长些的老员工。公司对他们的态度,代表着以后对自己的态度。
工作是“双向选择”,能力普通的毕业生,也要清楚自己的原则
许多毕业生之所以在应聘时不敢非常直接和详细地询问待遇,正是因为一种“不对等”的思维。大学生那么多,企业的选择空间大,让一些同学担心问得太细致会留下不好的印象。
实际上会介意这个问题的企业,往往意味着管理者不够坦荡;正如上文所谈到的,工作久了会暴露更多让人难以坚持的缺点。
要么则是HR根据自己的偏好和思维招人,这显然很不专业。以后工作中很少直接跟面试官有交集的话,没有必要在意她的看法。
总之,即使我们的学习背景比较普通,或者没有特长,可既然出来工作,自然能发挥我们自己的价值。公司招聘虽然对毕业生有选择权,但双方也是平等的关系。
普通大学生能接触到的岗位,其实大部分都是很基础、容易学会的内容,要对自己的价值有一定的信心。而且就算没有经验,年龄也是一种优势。
所以,毕业生在找工作时,也应该清楚自己的原则。就像企业对应聘者的学历、能力有门槛,其实大学生也在筛选。
只是这个标准在每个人眼里有所不同,同学们需要做的是,了解自己的真实需要和最重视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只求高薪,那就更要问清楚当前同岗位员工的水平。
有的学生必须要五险,那么提及这一问题,HR如果没有明确的答复,或者到了承诺的时间没有兑现,要果断离职,避免浪费更多时间。
你有什么经验呢?
#教育讲学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