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进化论》专栏第篇
文
牟小姝,柯洲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
牟小姝审校
柯洲值班编辑
索菲亚
导语:
做企业,什么都可以不争,唯独人才不能不争。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人才流和现金流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黑天鹅飞过留下残酷的真相:风口把猪吹起来了,却找不到人。
这两天,“挖人狂魔”雷军挖走前联想副总裁常程加入小米集团的事情火遍全网。创办小米10年来,雷军对人才的饥渴人尽皆知。
小米10周年主题演讲上,雷军就表示,小米要“重新创业”,并将人才战略放在了重中之重。
中美贸易纷争之下,国内对缺芯的恐慌开始蔓延,但“缺芯”的背后,其实是“缺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估算,芯片人才的缺口达到了二三十万人。
眼看资本和猎头们纷纷入场,广发英雄帖,一场史无前例的芯片人才争夺战开始上演。但正如《财新》社论所言,人才是大学和科研机构培养出来的,更是市场锤炼出来的。
大浪淘沙显真金,在流动与历练中,发现优秀人才,是企业永不过时的寻才之道。
曾被外界评为扛起腾讯50%收入的任宇昕,原来出身华为;年,字节跳动收购了一个图文社区项目,其创始人90后张楠,后来从0到1再到扛起抖音的大旗。
有没有“能干事”的人,直接决定了能否“干成事”。企业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结底靠的是人才实力。
一、不要高估裁员的作用,不要低估人才的价值
全球知名企业霍尼韦尔如何在年应对危机的故事,在当下读起来仍有意义。
面对“减支增收”的压力,霍尼韦尔公司时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德威采取的是“保持人才库”的方式来应对。
高德威曾在通用电气公司工作23年,年初,高德威出任霍尼韦尔首席执行官。霍尼韦尔主营业务是航空航天和特种化学品,与通用电气合并后举步维艰。高德威执掌公司的15年中,霍尼韦尔的股价从22美元升至美元,市值达到亿美元。
尤其是他在执掌公司中期,成功应对了始于年的大衰退,带领霍尼韦尔稳健增长。
高德威当时并没有采取重组裁员的策略来应对危机,他的理由有三点:
裁员的破坏力被低估,会严重扰乱员工士气;我们常常高估了裁员所能节省的成本;经济迟早会复苏,要早做准备。
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常常容易高估困难,从而轻易放弃抵抗,殊不知,恰恰这个时候是让企业脱胎换骨重整河山的好机会。在这个时候,更需要有长远的人才战略布局。
后疫情时期,高明的企业在储备人才,尤其是中高端人才。盲目压缩人力成本,才是真正的短视。正如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若山此前所言,要想撑到反弹期,企业需坚守现金流管理的两大核心要素——人才和信用。
杨若山一针见血:“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是人才,核心人才。第二贵的是什么?是企业经营多年与上下游长期合作留下的良好信用。有人才,有信用,而且过去在行业曾经有过一席之地的话,一旦疫情结束以后,就有机会重新反弹。”
1.何谓中高端人才?
真正的人才是什么样的?能够在危机时期担当重任的将才,都具备这样的特质:
他们有良好的领导力,能够带领组织应对变化,持续变革,并齐头前进;他们能与企业构建共同目标,寻找共同利益,推动共同协作;他们能够激活组织,担当起企业“拉新促活”的责任。
在危机时期,这些特质尤其珍贵。
如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陈玮在脉脉的《把脉》访谈中所言,领导力就是黑暗中的微光。——茫茫黑暗中的微光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方向、意味着希望、意味着能量。领导者需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独特价值,就是提供方向、凝聚人心、给予希望。
2.中高端人才会去什么样的企业?
后疫情时期,HR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招聘优秀合适的中高端人才。
脉脉数据研究院在年的5月和8月分别对两百多位HR进行了问卷调研,两次调研结果均显示,招聘优秀合适的中高端人才,是后疫情时期HR面临的最大挑战,远超压缩人力资源成本。
优质人才的薪资预期在提高,很多中高端人才在当下不确定的形势下,不会轻易跳槽,这使得优质人才的供给减少。
但企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