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周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原标题:猎头公司老板爆内幕:这一行就是从“倒卖信息”开始,从业者缺法律认知
文/王亮卢洁萍
据央视“3·15”晚会报道,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猎聘网等各大招聘平台都存在大量售卖个人简历信息的现象。
报道称,在一些QQ群里,支付7元,便可以买到一份智联招聘上求职者的简历。求职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照片、联系方式、工作经历、教育经历等信息一应俱全。
在智联招聘上,企业账户只要交钱办理会员,就可以不受数量限制下载包含姓名、电话及邮箱地址等关键信息的完整简历,并且有人兜售智联招聘的企业账户,企业账户注册通过伪造的资质申请资料也可以通过。
警方调查发现,犯罪分子一方面通过企业账户获取简历;另一方面通过QQ群批量购买简历。通过这样的途径,大量的个人简历信息源源不断流入了不法分子的黑手。
为了进一步了解个人注册招聘网站时可能面临的风险,时代财经采访了曾在头部互联网招聘公司就职,现任小型猎头公司老板的罗成。其透露,在招聘平台上,假冒公司进行招聘的现象很多,而平台除了对工商资料进行确认,还需要更进一步审核才能防止冒牌公司的出现。
此外,他还向时代财经讲述了伴随网络招聘平台“成长的烦恼”,一些平台原本就诞生于灰色地带,他表示,不少猎头公司最早也是从互相交换简历信息开始积累用户数据,这一方式所潜藏的隐患也持续到了今天。
以下是罗成的自述(经过编辑整理):
“用户没有个人隐私意识,也没有考虑过知情权”
新用户首次注册时,对于个人信息的使用,用户协议中通常是有告知条款的。所有招聘网站在挂出简历的时候,也会隐去照片、联系方式、姓名这三项最关键的个人信息。
但对于猎头在招聘网站下载用户简历的情况,以前用户是没有个人隐私意识的,也没有考虑过自己的知情权。
市面上几个大的互联网招聘平台中,猎聘网是有猎头端的,智联招聘旗下有个平台叫卓聘,卓聘也是有猎头端的,其他网站没有。如果你去前程无忧,是没有办法以猎头公司的身份进行注册的。
目前来讲,猎聘网的注册审查比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严格。猎头公司可以在猎聘网上注册,但一定会标明是猎头公司,而不会让猎头公司变成招聘企业的身份。但平台能做的也只是去看盖章版的营业执照、联系人,以及相应的名片。
如果我们把人性想坏一点,作假其实挺容易的,很多公司会根据企查查这类第三方网站,找到正规注册企业的名字,来录入他们的系统。
有人会从网上下载营业执照,然后伪造公章,用其他企业名字去注册。目前来讲,大企业被冒用的可能性非常小,新注册小公司被冒用,甚至有一些注销了的公司被冒用是有可能的。两三年前,有人假冒某些公司进行招聘,实施了违法犯罪,比如说一些传销公司,甚至是直接骗财、骗色。
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此前,不用上传营业执照也可以注册,比如保险公司招聘业务员,一些团队负责人没有独立营业执照,后来整个行业都进行了整改,要求销售在进行录入的时候,一定要上传盖章营业执照,然后签署套餐协议才能注册,这也是三四年前的解决方案。
“倒卖简历违法与否,从业者没有这种认知”
前两年,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这两个平台的问题是最严重的,它们简历库特别庞大,都是上亿份级别的。这种情况下,他们会有一些内部员工私下倒卖简历,被曝光最多的是智联招聘。目前来讲,这个现象还有,只是数量没那么庞大了。
倒卖简历是否违法,我觉得这是一个边界的问题。比如我交换1个人和个人的简历,算不算倒卖?上万人的简历,就绝对算倒卖了。这个分界线在哪里?目前来讲,相关法律有没有,我不太清楚,至少行业从业者没有这种认知。
如果A公司是一家招聘网站或者猎头公司,B公司把它收购了,它旗下的简历库自然而然全部归A公司,这算不算倒卖?行业大公司进行收购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收购简历库。
绝大部分人认为收购不违法,但底层有一些东西是相通的。比如你收购这家公司,今后不再用这家公司的名字,它的员工全部被开掉了,你只是买了它的简历库。
近几年,也有很多人在网上互相交换行业名单目录,这算不算倒卖?理论上也算,因为我给你个,你也给我个,我只是没有用钱买,但是我用个名字买过来。
绝对违法的是某个HR进行企业招聘,他可能掌握上万人的简历,但他出于个人利益目的,把这些直接转卖给猎头公司,这肯定是“倒卖”了。
倒卖简历的现象与历史背景也有关,猎头公司同行一直以来是有利益交换的。
每一家猎头公司的人员数量比较有限,最开始这些猎头公司起家的时候,我们内部称之为“信息条”,其实就是人员名单,都是靠coldcall(营销电话)去添加的。怎么样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肯定是两家猎头公司互相交换不同公司的信息,这就形成了一个行业同盟。
猎聘网的前身就是一个猎头行业网站,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是猎聘创始人戴科彬的姐夫,当年就是姚劲波给了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