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猎头公司 >> 猎头公司介绍 >> 正文 >> 正文

日本技术创新对中国企业创新有何启示对经济

来源:猎头公司 时间:2023/3/11
白癜风危害 http://m.39.net/pf/a_4591208.html

一、选择合理的技术创新模式和组织方式

技术创新是一项开始于研发,结束于市场的动态过程,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有多种,不同的因素组合方式与结构的差异就构成了技术创新的不同模式和组织方式。技术创新有三种基本模式,分别是自主创新、模仿创新与合作创新。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有很多种,有阶段推进式、一条龙法、矩阵法、多阶段交叉覆盖式等。

战后的日本由于采取了模仿创新的技术创新模式,从国外引进了大量先进的技术,然后通过多阶段交叉覆盖式组织方式,来消化吸收国外技术,使其变成自己的技术,这一技术创新模式和组织方式的选择刚好适应了当时日本的国情,日本经济很快就实现了赶超。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创新上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的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

现阶段我国产业和企业发展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为了顺应这一变化趋势,我国必须立足基本国情,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模式,充分发挥跨国公司技术研发的国际化为我国带来的积极影响,削弱对我国的消极影响,使我国技术创新更好向前发展。当前我国的技术创新模式呈现出以模仿创新为主、三种模式并存的局面。

当前的技术创新模式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对跨国公司技术的依赖性较强。我国部分产业已被跨国公司瞄准,成为其“技术锁定”的重点对象,这些产业包括汽车、计算机、通信设备、家电等。

我国对关键技术的对外依存度较高,已经超过了五成,而发达国家还不到三成,美日两国都在5%左右。二是来自国外的专利申请数与授权数较多,国内的较少。我国技术较高的发明专利三分之上都被国外占有,我国要想使用这些技术必须付出高额的专利费用。我国国内的专利申请与国外相比质量上存在较大差距,国内专利申请的领域大多集中在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国外则集中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三是研发投入不足。尽管近些年来我国科技研发投入增长很快,但是我国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仍然偏低。四是国内科研人才流失严重。跨国公司提供的高薪福利待遇吸引了大量国内优秀人才,制约了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

立足于我国当前现状,我国需要重新选择以自主创新为主、模仿创新与合作创新为辅的技术创新模式,放弃以模仿创新为主,三种创新模式并存的技术创新模式。自主创新具有率先性,创新主体能够控制产品、工艺的核心技术,左右整个行业的发展,获得极大的竞争优势。在某些技术领域,自主创新能够直接带动一批新产品的诞生,推动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

我国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一些事关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我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已经具备了自主创新的条件,雄厚的经济基础,巨大的国内需求都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我国应当建立起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

而模仿创新只能作为实现自主创新的手段,我国必须进行国际研发工作的转移,在把国外先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是实现我国自主创新的一条途径。合作创新也是实现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跨国公司技术研发的国际化趋势为我国开展合作创新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条件,有助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

二、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促进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人才是技术创新的关键要素之一。在日本的科技发展史中,科研人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日本的教育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大量优秀的人才。日本教育的独特之处在于实行了与产业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

二战后,日本教育刚恢复,就开始与产业界结合:一方面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中级技术人才;另一方面高度重视理工科教育,并根据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课程。当时日本教育界出现了两个独具特色的教育机构,一是短期大学,它使得经济和时间受限制的人员能够及时接受高等教育;

二是独立的研究生教育机构,它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就像哈佛大学商学院一样,研究生院重点设置了用于培养专业职业者的专业研究生院,将研究生教育和专业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出产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在我国,首先科技人员总量不足是一个问题。据统计,我国科研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2%,美国则为7.6%,日本为7.5%,我国的科研人员总量与日美两国还有一段差距。

其次我国企业中的员工在创新素质上较低。在工人群体中,初级工人占七成以上,中级工人还不足二成,高级工人就更少了。这种现象极其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然后是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便把我国作为“猎头”目标,为了吸引我国人才,外企、跨国公司绞尽脑汁,甚至把研发中心直接迁移到我国,像微软、英特尔、摩托罗拉等公司,它们提供优厚的薪酬福利待遇,这直接导致了我国人才的大量流失,对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造成了巨大冲击。

目前,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职业技术教育与生产实际不相匹配。在我国企业中,包括大型国企在内都十分紧缺高级技术工人。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我国的职业教育的重视度低是密切相关的。

技术工人素质偏低,很难承担科研工作;虽然本科生、研究生素质较高,但是却不愿工作在企业生产的第一线,迅速的走上了管理岗位,造成一线人员结构不合理;已在企业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工人因为薪酬偏低,经常会被外企高薪挖走。

这种现象使我们深刻意识到:一是我国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重视职业教育,从学科型教育转向能力型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更适合科技和产业需求的人才。

二是我国应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完善教育创新机制,把创新能力融入到教育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三是鼓励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进行高效的课程设置和学科建设,缩小高校与企业的脱节。

四是企业应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高科技人才管理水平,完善评价机制,培养出企业所需的科研人才。同时,企业应当提高科研人才的薪酬福利待遇,加强对科研人才和科研环境的保障工作,减少人才流失。五是政府应加快建立开放、宽松的科研环境和机制,加强国家交流与合作,广泛引进国外高层次科研人才,使我国的科研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三、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

日本在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上非常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日本企业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意识较强,特别是对专利的保护意识极强;二是企业都拥有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经营保障;三是日本制定和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为企业谋求竞争优势;四是日本企业都十分重视商标的保护,企业注册商标意识很强;五是日本建立了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障。

日本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为其进行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相比之下,我国在知识产权的管理和服务上还并不完备。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国的企业和单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弱,在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上还比较薄弱;二是中国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即使建立了管理机构,也出现了管理人员较少,经费缺乏,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三是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建立还没有提上日程,中国企业不懂得也不善于利用知识产权战略提升竞争力;四是中国的商标保护意识较弱,企业商标注册意识不强;五是中国缺乏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知识产权的管理和服务上做的还不到位。针对目前状况,我国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来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与服务,对技术创新成果加以保障。

首先,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办法。各单位应当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制定出适合的法规,既能顺应形势的发展,又能有效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技术、专著、商标等实施保护。这不仅体现了对研发人员付出心血的尊重,也显示了科研单位的综合实力。其次,加强对科技人员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意识的教育。

企业可以组织宣传、知识问答等活动来普及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办法,增强科研人员的法律意识。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适当将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工作加入年终考核,促使部门领导与科研人员充分重视知识产权相关工作。

然后,制定的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办法操作性要强,还要严谨。要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鼓励原始性创新机制的建设。最后,国家还应当继续补充和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制度,保护本国的智力成果,任何人不得侵犯。

综合来说,在各国普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形势下,我国既要不断研发出高水平的技术成果,也要尽快申请专利,获得法律的独占权。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更准确地说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我国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必须牢固树立“产权”观念,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6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