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猎头公司 >> 猎头公司发展 >> 正文 >> 正文

HR如何提升组织洞察力

来源:猎头公司 时间:2023/3/12

什么是组织洞察力?

简单说来,就是“看透组织”的能力。

何谓“看透组织”?

就是在看待组织问题的时候,能看到“事件”背后的“趋势”,看到“趋势”背后的“结构”,进而看到更深层次的“心智模式/基本假设”,甚至看穿组织中关键个人“潜意识的恐惧和愿景”。

(参考: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

依靠基于“人际洞察力”的“情商”去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在职业发展初期没啥大问题;

但是要站上更高的舞台(比如HRVP,CHO/CPO),还要有基于“组织洞察力”的“组商”。

这是因为,站在更高的舞台上,HR的工作对象不仅是“个体的人”,更是由不同的个体、各种流程/机制/系统所构成的“组织”。

组织洞察力对于任何一个想要进阶的HR而言都至关重要,那应该如何提升呢?

要提升组织洞察力,需从三个方面着手,时间感、空间感、生命感缺一不可。

时间感

组织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挑战不同,竞争力的载体也不同,这就是基于时间感的组织洞察。

我们可以粗略的把企业发展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成功的核心因素是勇气、行动、运气,适用于行业初期及小公司(团伙)。

这个阶段“团伙竞争力”的载体主要就是创始人兼CEO和3F型(Family/Friend/Fool,亲戚/朋友/傻瓜)高管。

第二层次成功有三种可能,或在“目标战略”上做得比较好,或在“能力文化”上做得比较好,或两者都还可以并且阶段性相互匹配。

第二层次的成功适用于行业发展中期、中等规模的公司。

这个阶段组织竞争力的载体可能是一批能独当一面的领军人物,以及一些短小精悍的管理机制、业务流程。

第三层次成功适用于行业充分竞争期、大规模公司。

这个阶段,组织竞争力的载体在表面上是“辈出的人才”及“鲜明的文化”,而这些“辈出的人才”及“鲜明的文化”的背后是“系统”。

比如:

力出一孔、穿透闭环的任务协同系统;

选育用留各环节相互咬合的人才管理系统;

上下同欲、内外自洽的文化管理系统。

这些“系统”帮助企业建立了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组织竞争力。

有了时间感,一个HR就能够以动态变化的眼光看待组织问题。

比如,从一个大厂/成熟公司出来的HR就不会对于一个初创公司缺乏严密的流程/机制/系统而大惊小怪,更不会自以为专业和职业地在这个阶段去引入过于严密的流程/机制/系统。

空间感

在做组织诊断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发现,问题不一定出现在显化之处、表面之处,很可能隐藏在关联之处。

如果没有空间感,我们很可能在诊断组织问题的时候,找不到真正的原因,从而不能有效的解决组织问题,甚至在采取组织举措的时候,按下葫芦又起瓢。

以一个典型的问题为例:为什么管理培训生招来了总是留不住?

如果从显化的、表面的地方找原因,很可能就会归咎于招聘环节。

比如:简历没有把好关,面试官水平不行,等等。

但如果有了空间感,你会发现症结和解决方案也许是:

人员标准设置不合理。不应该过度以专业经验去要求管培生,而要看通用素质能力。

职级等级体系设置不合理。定最低职级可能吸引不到优秀的学生,入职就定主管级可能挑起内部矛盾。可以考虑最开始不定级,观察半年再定。

入职培训不适配。对有经验的员工而言,入职培训的目的更多的是帮助他适应新公司环境;而对于没有经验的学生而言,入职培训还要解决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

绩效系统不匹配。很多学生在入职初期尤其是前半年,很难对公司有什么绩效贡献,不搞破坏就不错了;如果按照通用的绩效评价体系,也许会伤到“幼苗”。可以采取的做法是将前半年甚至一年作为绩效保护期或辞退豁免期。

……

再比如,能否像看人体一样去看一个组织。

一个人体是由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等大约十个系统组成的。

一般人只能用脑袋、躯干、四肢、毛发、气质这种方式去描述一个人体,而要成为一个“组织医生”,就得善于从系统的视角去看待组织。

这种把组织看成是多个系统的集成的视角也是一种空间感。

有空间感的HR,会善于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去“立体地”看问题,而不是“点状”或“线状”地看问题。

生命感

组织说到底还是由人组成的。

组织的核心领导人和高管团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的基本面。

不同的领导人对组织的想象不同,他们的人生经历会影响他们的组织想象。

比如:

有军队生活经历的领导人,对组织的想象容易是军队;

有教育从业经历的领导人,对组织的想象容易是学校;

在大学学生社团做过工作的领导人,对组织的想象会有学生社团的影子。

洞悉组织问题,需要对这些关键人群有感知——生命感。

这个“生命感”可以理解为是人际洞察的升级版。

有比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的人,还不能说是有“生命感”。

比如,很多人际能力很强的人,对价值观、原则这些反而不是很敏感。

我们以文化塑造为例,创始人的个人天赋和偏好会影响组织文化塑造的切入点选择:

有的领导人在使命愿景价值观的选择、表述、重复宣讲上有过人的天赋,比如阿里的马老师。

有些领导人可能会将关键流程/机制/系统的设置作为客户导向型文化的切入点。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就提出Goodintentionsdon’twork,butmechanismsdo/善意无效,机制有效。

有些领导人可能喜欢通过仪式、符号等方式去传递和塑造企业文化,比如西贝的创始人贾国龙会组织企业文化蓝图共创,在重要的会议上组织高管团队诵读蓝图,在合伙人大会上带大家畅饮珍藏的西贝红。

……

“生命感”强的HR,可以更深刻地去理解创始人、一号位、业务高管。

要知道,对于创始人、一号位、业务高管这些人,仅仅凭借人际能力,HR还无法与他们进行有质量的对话。

如果你不是个“生命感”很强的人,就不会给他们带去兴奋感和意义感。

虽然兴奋感和意义感对他们不是个“日常需要”,但当这种需要出现的时候,如果你总是不能满足,你就无法真正地影响他们进而通过他们去影响这个组织。

如何提高

如何提高基于时间感、空间感、生命感的组织洞察力呢?

既要有直接经验,也要有间接经验,并且要让两者互动起来。

所谓的直接经验,指的是经历不同的组织: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风格的创始人/高管合作、不同的地域,等等。

这里的不同,是指“真”的不同。

跟着老领导换了个公司,如果组织发展阶段还和之前的相似,这种直接经验对“组织洞察力”的历练强度不大。

当然,我们不是鼓励大家跳槽,现在有很多组织内部纵深也很大,可以有多维的历练。

此外,经历或者领导有质量的组织变革,是提升组织洞察力最好的直接历练。

任何的组织变革,都需要整合思考时间感、空间感、生命感。

除了组织工作之外,你也可以有很多其它的直接经验,帮助你提高时间感、空间感、生命感,从而提高你的组织洞察力。

比如,你有没有在非常不同的地域工作过?

广东跟北京有什么不一样?

广东的广州和深圳又有什么不一样?

你可以闻到深圳的空气中所弥漫的“务实的味道”吗?

那么美国呢?日本呢?跟中国又有什么不一样?

县城和一个地级市有啥不同?

为啥县城里干啥事经常要找关系?

月球你肯定还没去过吧?如果曾经去过一次太空游,你估计你对人生会有什么不同的理解?

又比如,你接触过非常不同的人吗?

你接触过临终的老人吗?

你接触过军人吗?

你接触过运动员吗?

你接触过真正有宗教信仰的人吗?

你接触过非营利组织的人员吗?

……

这些非工作的直接经验也会丰富我们的时间感、空间感、生命感。

所谓间接经验,就是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

比如,和同行交流的过程中,多问问组织的过去和现在,多问问采取的关联性组织举措,别忘了问问组织中关键人员的风格/个性对组织的影响。

又如,带着时间感+空间感+生命感去“看”一些好的文学艺术作品、人物传记。

所有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人物传记,都可以大大提高我们对于世界、对于人的感知力。

读读加缪的《异乡人》,问问你自己会如何对待那些“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泣的人”?

好的文学艺术作品如果看不下去,看点有很多“组织含量”的电视剧也行,比如:

看《大秦帝国》去感受创业组织的萌芽、裂变、崛起;

看《罗马人的故事》去理解一个王朝的建立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

看《大明王朝》去洞悉一套成熟的组织机制如何开始千疮百孔;

看《走向共和》去感悟扭转组织败局时,纵是盖世英才也经常倍感无力;

……

《甄嬛传》、《如懿传》这种宫斗剧,虽然很好看,对提高人际洞察力会有帮助,但如果只看这些,对于提升组织洞察力,尤其是现代企业的组织洞察力不会有太大帮助。

稍不注意的话,还会把自己带歪,成了组织问题的创造者,而不是解决者。

另外,提高组织洞察力还有一个“捷径”,但这个得靠运气:

跟着一些有组织洞察力的“师傅”去学习。

那些在组织发展和管理方面取得不错的成绩的人,往往都曾有这样的幸运。

组织中的很多洞察,都体现在那一个个转瞬即逝的小事上。

只有近身观察,你才能感受到。

这个方式就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结合了。

最后总结一下,HR进阶需要组织洞察力;

什么是组织洞察力?

可以从三方面去理解它:时间感、空间感、生命感。

如何提升组织洞察力?

既要有直接经验,还要有间接经验,并且让两者互动起来。

诺思泰富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简称“诺思泰富”,英文缩写“NOPAC”),总部位于山东济南商圈核心区域,是一家秉承“助力企业,服务中国”为使命的专业化、品牌化、产业化的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运营商。作为知名的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NOPAC服务于众多国际知名跨国企业、三资企业、国营企业、民营企业,横跨通讯、电子、IT、汽车、石化、医药、金融、快速消费品等多个行业。

NOPAC核心业务贯穿猎头服务、多层次岗位招聘(RPO)、人才派遣、咨询服务、培训服务、供应链外包、外籍人员服务等多重领域,同时与全国各地人力资源运营商形成战略合作,服务网络覆盖全国31省市自治区,“一地委托、服务全国”,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服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691.html